同期资料又称同期文档、同期证明文件,是指根据各国和地区的相关税法规定,纳税人对于关联交易发生时按时准备、保存、提供的转让定价相关资料或证明文件。同期资料准备、保存和提供是企业转让定价文档管理的基础。
“同期资料管理”是关于企业准备、保存和提供同期资料以备税务管理的具体要求。
本章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43条第2款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14条的规定,参照OECD转让定价指南和国际惯例,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在发生关联交易的当期,有义务准备同期资料文档,包括关联交易的价格、费用制定标准、计算方法和说明等具体转让定价文件资料,以证明企业关联交易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同时企业也有义务保存和向税务机关提供同期资料。
同期资料准备必须自企业关联交易发生年度的次年5月31日前准备完毕并保存10年。然而,2008年纳税年度发生关联交易的同期资料准备截止日期延至2009年12月31日。转让定价同期资料应当在税务机关要求之日起20天内提供。
企业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期间,无论成本分摊协议是否采取预约定价安排的方式,均应在本年度的次年6月20日之前向税务机关提供成本分摊协议的同期资料。
企业按照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同期资料,须加盖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表签字或盖章。同期资料涉及引用的信息资料,应标明出处来源。同期资料应使用中文。如原始资料为外文的,应附送中文副本。
此外,关联申报时,企业所提交的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还要求企业披露其是否已按要求准备了转让定价同期资料,是否免予准备转让定价同期资料,以及企业当年是否签署成本分摊协议等信息。
实务中企业年度审计报告通常需要到次年第一季末才能准备妥当,因此考虑到次年5月31日的准备期限,企业在准备转让定价同期资料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时间压力。
同期资料的内容包括:
1.组织结构,包括企业所属的企业集团相关组织结构及股权结构;企业关联关系的年度变化情况;与企业发生交易的关联方信息、税收情况等。
2.生产经营情况,包括企业的业务概况,企业的主营业务构成,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及相关市场竞争环境的分析等。
3.关联交易情况,包括关联交易的类型,所采用的贸易方式,业务流程等。
4.可比性分析,包括可比性分析考虑的因素,可比企业的相关信息,对可比交易的说明,可比信息来源、选择条件及理由,可比数据的差异调整及理由等。
5.转让定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包括转让定价方法的选用及理由;可比信息如何支持所选用的转让定价方法;确定可比非关联交易价格或利润的过程中所做的假设和判断;运用合理的转让定价方法和可比性分析结果,确定可比非关联交易价格或利润,以及遵循独立交易原则的说明;其他支持所选用转让定价方法的资料。
同时还需要准备《企业功能风险分析表》、《企业年度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及关联交易合同副本等内容。
组织结构的申报内容有:
1.企业所属的企业集团相关组织结构及股权结构,包括企业的海外投资公司、境内分公司、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亲戚关系的公司的组织结构与股权结构信息。即使双方没有股权关系,但有实际控制关系,如一方对另一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购销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必需的无形资产和专有技术实施控制,企业也需提供以上信息,即符合关联关系认定标准的关联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都需披露。
2.企业关联关系的年度变化情况,包括关联方之间的股权变更信息;关联方的新设、合并、分立、注销等。此部分披露信息为分析年度集团内新设、合并、分立和注销等组织关系的变更信息,对关联方的披露可从集团的角度出发,就集团战略、经营策略以及分工来介绍各关联企业。具体地,就关联企业的介绍分为成立时间、注册地、主营业务及市场等内容的概要介绍。
3.与企业发生交易的关联方信息,包括关联企业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董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构成情况、注册地址及实际经营地址;关联个人的名称、国籍、居住地、家庭成员构成等情况;各关联方适用的具有所得税性质的税种、税率及相应可享受的税收优惠。并注明对企业关联交易定价具有直接影响的关联方;此处信息本身比较简单,但“具有直接影响的关联方”的描述,建议参照《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中的“占销售或采购总额10%以上的境外对象”这一概念。
4.关联方适用的具有所得税性质的税种、税率及相应可享受的税收优惠。
总之,转让定价之所以备受关注,其原因在于此方法可通过“税率差异”进行避税,所以各个境外关联方的税率申报要注意当地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这些数据体现在对方的“年度审计报告”中。
生产经营情况的申报内容:
1.企业的业务概况,包括主营业务的构成,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占收入总额的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及其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企业发展变化概况、所处的行业及发展概况、经营策略、产业政策、行业限制等影响企业和行业的主要经济和法律问题;集团产业链以及企业所处地位;企业可参考外资企业设立时所撰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申报此项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处地位的披露要与《企业功能风险分析表》中填写的相关内容保持逻辑一致,否则会导致税务机关在判断企业的赢利水平时出现问题。企业的业务情况介绍需贯穿企业战略发展,明确企业集团分工职能,依据外部环境的分析合理化功能与风险的匹配。
2.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及其关联方在关联交易中执行的功能、承担风险以及使用的资产等相关信息,并参照填写《企业功能风险分析表》。该项信息主要涉及企业审计报告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转让定价的调查会关注企业之前年度的主营业务情况,故建议企业提供以前年度的主营业务及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信息。包括分析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的各项指标都会是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此需予以列明并作出相应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总体结论性的自我评价。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要求清晰地反映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组织负责部门,对企业内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予以明确。
3.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及相关市场竞争环境的分析。此项因素主要在于了解可用于可比分析的对象,并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并找到比照价格的参照物。因此,企业各个部门需要相互配合或者需要专业机构的协助才能完成此项资料的准备。对企业所处行业地位的分析需要从宏观的市场外部环境出发,分析市场核心产业构成和范围界定,可结合经济形势和政治环境对市场的发展作简要的介绍;进一步介绍企业所属产业的现况和发展,产业的现况分析建议援引可靠的数据分析。例如,产业内主营产品的销售值比重、内外销比重,对产业的展望指根据经验数据和可靠依据在综合分析影响产业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合理预期;对企业的行业定位需从产业结构分析中确定企业的产业链角色,选取处于相同角色竞争企业作为对比,在简要介绍竞争企业的基础上就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做具体描述。
4.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及其关联方在关联交易中执行的功能、承担的风险以及使用的资产等相关信息,并参照填写《企业功能风险分析表》。此表的填写是同期资料的重中之重,是转让定价调查的案头审核第一步骤。在企业功能分析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执行功能分析可对关联交易企业从研究与发展、采购、生产、销售、配销、产后售后服务、人事及行政、财务及法律服务等各方面职能进行评价,并汇总表格;承担风险信息可对关联企业从研究与发展风险、市场风险、存货风险、产品责任风险、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各方面来分析进行评价,汇总表格。通过功能风险分析,在关联交易中根据关联方所承担的职能和风险对其有明确的定位,对集团内部各企业的分工及职能风险清晰地展现。
5.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可视企业集团会计年度情况延期准备,但最迟不得超过关联交易发生年度的次年12月31日。在年度内未发生合并事宜的不需提供合并报表。
随州瑞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供稿